【轉載mamaway媽媽餵】舅舅到訪+哺乳姿勢

‧哺乳週期: 本週為 2 週
‧哺乳狀況: 大概兩個小時親餵一次。
‧寶寶的身體狀況:寶寶晚上終於可以入眠了,至少快天亮才會需要抱著他邊走邊搖來哄。
‧媽咪的身體狀況:持續排惡露。
‧日記日期:2012-04-17

順利生產後,在馬來西亞的外婆就安排滿月的時候過來和寶寶聚聚,可惜直飛的航班都客滿了,只能擇日再來。不過,舅舅和舅媽的台灣自由行倒是碰上了我們坐月子的時間,成了馬來西亞代表團遞送外公外婆的禮物和祝福。

舅舅抱Juko的時候還要扎馬步,說Juko還小小的,軟軟的,要抱他好緊張喔。而Juko在舅舅懷裡也一直哭。舅媽一接收就靜下來了,舒舒服服地躺在舅媽懷裡。
也因為舅舅,舅媽遠道而來,媽媽也可以小小解禁,下來樓下吃飯和在客廳和大家聊天(據說坐月子要減少上下樓梯,避免日後膝蓋疼痛)。也開始第一次在房間以外的地方哺乳。

舅媽照的照片,媽媽我坐在客廳哺乳(原來媽媽我還有水腫)。
只要有哺乳衣和授乳枕,坐著親餵就很方便了。寶寶平躺或用橄欖式都可以。

不過,月子中的媽媽比較鼓勵躺餵,這樣才能夠充分地休息
還在醫院的時候,Juko因為體溫較低,醫護人員不建議母嬰同室,所以都沒有機會嘗試躺餵。但回到家裡,在婆婆協助下才完成第一次躺餵。好幾次不斷摸索,現在終於可以輕鬆自如地躺餵了。
分享一下我們的躺餵小技巧:
1。枕頭上墊個小枕頭,這樣才看到寶寶。授乳中要休息就可以單手把小枕頭移走,這樣不小心睡著也不會脖子不舒服。
2。在寶寶的枕頭和媽媽枕頭中間留個空間放手臂。不能讓寶寶躺在媽媽的手臂上,這樣手會痛,而且寶寶也不舒服。
3。寶寶的小枕頭高度要配合乳房的高度。
4。用抱枕墊在寶寶的背部。
5。媽媽和寶寶側躺相對。
6。媽媽的背部可以用授乳枕支撐。
7,8。另外可以把電話,ipad,筆記本等等放在手邊,這樣就可以邊授乳,邊做自己的事了。
我就是這樣把握時間上網的啦。
文章轉貼自:http://www.mamaway.com.tw/?action=club_feeding_detail&mid=32&did=986出處:Mamaway媽媽餵http://www.mamaway.com.tw

【轉載mamaway媽媽餵】職場媽媽哺乳

掌握十大要訣,職業婦女也能做好母乳媽媽

掌握十大要訣,職業婦女也能做好母乳媽媽

婦女產假結束回到工作崗位要能順利持續哺育母乳,必須有一些事前準備,例如在產前與配偶、家人、上司及照護者討論哺乳計畫;生產後盡早哺育母乳;依嬰兒需求哺乳,盡力延遲到孩子4週大以後才給橡皮奶嘴餵食;回職場前確認保姆支持餵母乳等。

職業婦女哺乳常見的困擾有:受僱的工作與哺乳不配合、擔心乳汁不足等。依據兩性平等法第十八條規定:「子女未滿一歲須受僱者親自哺餵者,除規定之休息時間外,雇主應每日另給哺乳時間二次,每次以30分鐘為度。該哺乳時間視為工作時間。」因此,哺乳的職業婦女是可向僱主要求時間哺乳或擠乳的。

職業婦女哺乳是和時間、空間賽跑,必須善用擠乳、保存技巧。擠乳時將大拇指放在乳頭及乳暈上方、食指在下方,並以其他手指托住乳房,將大拇指及食指輕輕地往胸壁內壓,再壓乳暈後方,再擠壓到乳暈下的輸乳竇。擠出的奶水在25度以下的室溫,可保存6~8小時,放於冰箱冷藏室可保存5~8天,獨立的冷凍庫可放至3個月。使用時,將奶瓶放於內有溫水的碗中(勿超過60度)回溫,不可微波解凍。

大部分婦女都可製造超過嬰兒所需奶水,常見嬰兒沒有得到足夠母乳的原因有:餵食次數不頻繁、夜間沒哺乳、餵食時間短、嬰兒含吸乳房不正確、使用奶瓶奶嘴、添加其他食物等。確認嬰兒未吃到足夠母乳的兩個現象是:體重增加每週少於125公克、一天尿量少於6次且深黃色。解決方法是讓嬰兒多吸吮,不限制吸奶時間及次數,並確定嬰兒含吸乳房正確。

職業婦女成功持續哺乳的要訣為

(1)持續的給嬰兒吸吮;
(2)剛開始每3小時擠乳一次避免腫脹,以後再延長時間;
(3)上班出門前哺乳,下班立刻哺乳;
(4)在夜間和週末增加哺乳;
(5)嬰兒正確的含吸乳房;
(6)家人能分攤家事給予支持,使有合宜的休息專心哺乳;
(7)婦女對自己哺乳有信心;
(8)保持心情愉快;
(9)均衡飲食;
(10)尋求有經驗並支持哺乳的同事或醫護專業人員之協助。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護理助產研究所副教授 郭素珍
(是)1. 職業婦女每日有兩次各30分鐘的法定哺乳時間
(是)2. 母乳擠出後在25度以下的室溫,可保存6~8小時
(是)3. 嬰兒一天尿量少於6次且呈現深黃色,表示未吃到足夠奶水


文章轉貼自:http://www.mamaway.com.tw/?action=library_detail&type=3&did=54出處:Mamaway媽媽餵http://www.mamaway.com.tw

【轉載mamaway媽媽餵】新生兒照護


尊重母親的直覺
這段時間,有機會拜訪了許多新家庭。在家庭的互動中,卻看到新手父母與寶寶之間的有趣互動,非常有意思。我很想在這裡與讀者分享。以往,我總是會一再地提醒新手父母,有效溝通,給自己時間慢慢地來適應家庭的新生活。不過,我也發現,很多已經有了第二胎的父母,卻也一直留在原來的老問題裡。我總是聽到很多年輕媽媽提到,另一半不了解她。在教養上,夫妻也各有看法。如果,再加上夫妻雙方,各自父母在教養觀的差異及涉入,常會令年輕的媽媽無所適從。當一位年輕的母親,在這些衝突與混淆的期待下來照顧小寶寶,真的是很不容易。那是非常耗損母親能量的,對寶寶不好,對夫妻關係也深具破壞力。
不過,如果母親能被教導如何察覺自己的母親直覺,讓母親的直覺來引導自己找出和了解寶寶的需要時,家庭的動力將會流暢起來。當然,這個前提是家人與先生,要能夠尊重母親的直覺,也信任母親的直覺。舉個例子來說,我看到一位新手母親對著先生說:「我覺得走進這個房間,氣溫好像冷了些,可以請您關個窗戶嗎?」先生卻回答:「可是,我的感覺沒有啊。關窗會太熱,才差個一度好不好,沒有那麼嚴重吧。」接著,我可能看到的是一對因著小事而弄得不愉快的夫妻。這樣的狀況,到頭來,總會有一方會屈服於另一方,強弱立見。
媽媽用心來愛寶寶‧爸爸用頭腦來愛寶寶
在這個世界裡,有男人,也有女人。可是,不管是男或是女,都得在女人的子宮裡,接受女人身體的滋養,成熟。之後,才能離開母體。這是女人與男人一個很大的差異。當母親在懷孕的過程裡,在生產的過程中,在哺乳的過程中,我們都很容易可以看到母親的本能與直覺。對爸爸來說,那些只有媽媽才獨有的親身感受,是很難體會與想像的。媽媽常常會來到那完全憑感覺的狀態,卻無法用言語來表達。這也使得夫妻間,因為寶寶的出現,來到一個過去不曾有過的狀態。
媽媽正親身經歷著一生難有的生命體驗,彷彿來到生命的高峰;父親卻陷入一個完全無法感覺又無法理解的狀態,彷彿來到生命的谷底。
爸爸很想涉入母親與寶寶的裡面,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部份。可是,怎麼會完全無法介入母親與嬰兒呢?這樣的渴望,也會轉換成一種妒嫉的情緒,想要介入和掌控,或陷入評價與判斷中,或一定要證明「我是對的」或「要聽我的」狀態裡。這樣,也會讓母親常會因為與寶寶「忘我」的狀態,而對另一半充滿愧疚。其實,爸爸可以學習用另一種方式來與妻子、寶寶連結。那就是「放下頭腦,用心來愛」寶寶。這是寶寶送給爸爸的一個生命大禮。您有見過,當新生寶寶在爸爸臂膀擁抱下的新手爸爸嗎?他們臉上的線條總是柔軟的,他們的臉總是充滿著光亮與溫馨。屬於父親的本能,會因著愛的注入,流向寶寶與妻子,愛的圈圈才會形成。
尊重媽媽的直覺與本能 協助她成為自信的母親
當一位母親在生產之後,都會發現自己的頭腦不見了。主要是她的身體扮演著主控者的角色,她必需要用她的身體來充份感覺著寶寶的存在與需要。寶寶也一樣。當她挨近母親時,寶寶就有安全感,也變得平靜。那是因為寶寶與母親仍在「一體」的狀態裡,只是這樣的一體感由子宮延展到手臂與乳房。母親的身體自然地分泌荷爾蒙,自然地想要靠近寶寶,也會自然地與寶寶互動。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新手母親環繞著的是尊重母親直覺與本能的能量,我們看到的會是一個快樂而有自信的母親。
如果,外在的聲音是使母親背離的自己本身自然母親的本性與本能,母親多半是不快樂的。或者,她是無所是從,不知所措的!她或者聽到了寶寶的哭聲,想要即刻抱起自己的寶寶,卻有另一個聲音出現說 ─ 不可以抱寶寶,會寵壞寶寶。這樣,媽媽就會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另一種狀況是,在寶寶未出世之前,已經有過多影響母親的負面資訊,例如,如果母乳不夠寶寶吃,可以添加配方奶等等的訊息,或是過度宣染剖腹生產的好處而沒有適當告知剖腹生產的風險等等,這些訊息都間接地在告訴女人,她有無法成為母親的風險。大部份,這樣的狀況,不一定是所有母親會發生的情形。不過,一旦大量的商業介入,母親也因之成為一位沒有自信的母親。
有自信的母親 一定會有自信的父親

尊重女性為母的本性與本能,她了解自己的寶寶,也會在互動中,不斷地增加這些了解。自信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個能夠傾聽母親聲音的爸爸,也會用心來觀察自己的小寶寶,自然更能了解寶寶的行為。當然,也就更有能力來與寶寶相處和照顧寶寶。屬於父性的本能與愛一旦引動,自然就會流向家的每個角落。
在愛中交流著,在愛中學習與成長,也能自然成為自信的父母。

文章轉貼自:http://www.mamaway.com.tw/?action=library_detail&type=4&did=23
出處:Mamaway媽媽餵http://www.mamaway.com.tw










【轉載mamaway媽媽餵】新生兒照護


不動怒‧才能教出好孩子
撰文/鍾碧芳 諮詢/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沈玉培
對1歲前的嬰幼兒而言,因行為能力有限,處處需要照顧者的照顧與關懷,而建立出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照顧者如果每天都處於不穩定的情緒狀態,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惶恐不安的情緒,而對其失去安全感。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沈玉培表示,成人擁有自己的情緒,可以運用智慧加以控制,但對年幼的bobo來說,天性與情緒自然連結,對外在旁人的情緒敏感度高過成人,如果經常感受來自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波動,自然也就跟著躁動不安,容易緊張。她提醒,當主要的訊息來源屬於不安定的狀況,這樣的情緒連結就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進而影響他的發展與未來的處事態度。
情緒‧影響日後發展及表現
即便是在胎兒階段,母體對外界的情緒反應就直接影響腹中胎兒的胎動情形,出生後的情緒發展則是透過模仿學習而來,可以感受到週遭人物的不同情緒表達,也因此,嬰幼兒期的環境、照顧者的教養方式及親子互動的模式與他自身的特質等,都會影響日後的情緒表現及未來的發展狀況。沈玉培指出,孩子年幼時經歷事件的感受,雖無法透過意識回憶,但仍儲存在大腦中的1個區塊中,而孩子的成長認知主要就是依靠情緒的連結,一旦連結出當時情境屬於不安且躁動的環境,自然會讓他日後產生保護自己的意圖,如此一來,易養成凡事不願意冒險與挑戰的性格,一切以穩定自己為優先考量。她說,雖然這樣的孩子美其名是「固本」,卻大大侷限了日後的發展。由於孩子的大腦神經需要不斷地接收刺激,以複製並連結腦神經網路讓其功能日漸發揮,這就如同每個人都具備基本的跑步能力,但卻有人能夠發揮到極限,讓這項能力充分發揮。而大腦也是如此,如果缺乏刺激,自然會影響日後的學業表現。這也是許多學理強調大腦情緒發展的關鍵期是在3歲以前的原因所在,而這個階段,父母親就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引導與被模仿學習的角色。

Tips要適時宣洩情緒
沈玉培提出情緒的「火山理論」,提醒父母要注意讓自己及孩子有宣洩負面情緒的機會,以免因累積過多,又不及時疏通,屆時若爆發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她說,誰都無法預料自己的情緒臨界點,但如果能在平日就慢慢釋放,就能降低1次爆發的可能性。至於如何抒發情緒,她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利用撕紙、寫日記(或網誌)、拿枕頭亂打等方法,以宣洩情緒,舒緩心情。

5要訣‧減少亂發脾氣
沈玉培強調,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思維,父母要掌握他的情緒的確不易,因此建議必須從改變自己的脾氣做起,讓bobo能學習正確的情緒管理。至於要如何才能避免亂發脾氣?可以試著學習5大要訣,降低不自主的發怒機率。

‧要訣1:觀察bobo的天生特質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與氣質,事先了解有助於先做準備與防範,沈玉培說,只要多一分對孩子個性的了解,就可以知道並應對他的行為模式,並避免因孩子的情緒爆發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要訣2:了解bobo的發展狀況
1.各階段擁有不同的發展能力:
很多人以為2歲小孩就是調皮,難以教育,沈玉培說,這個階段的bobo的肌肉持續發展,自主能力增多,喜歡運用自己的能力做新的嘗試,更利用探索的方式去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外界的新事物,這不是調皮,父母反而該慶幸孩子能藉由不斷地探索,發揮既有的能力,因此,不要給予過多的限制,才能了解他的能力與優勢。

2.語言與認知理解尚不成熟:
直到bobo進入學齡階段,語言與認知能力發展雖已有長足進步,但往往仍無法理解成人世界中的事物,卻因此被歸類為「不聽話」,沈玉培表示,有時這種反應不是故意,而是他根本不了解父母想表達的重點何在。

3.專注力不夠:
bobo的專注力不比成人,但父母總是因為孩子不能規矩地「做完1件事」而生氣,其實這是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專注能力,也就是說,長篇大論對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實在沒有多大用處。

‧要訣3: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
熟悉孩子的日常作息,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怒氣,例如:平日下午1點該是孩子倦了該午睡的時刻,父母卻硬要他吃飯或洗澡,當他處於需求沒被滿足時,自然就容易跟父母鬧脾氣,因此,沈玉培提醒,了解孩子的作息,並在固定的時間滿足生理需求,就能降低「起番」的機率,自然就不會影響自己的情緒了。

‧要訣4:讓自己有喘息的機會
教育的確需要花費很大心力,不論是全職媽咪或職業婦女,一定會累積壓力與情緒,但如果沒有事先照顧好白天所累績的情緒,讓自己也有喘息與宣洩的管道,就容易在bobo面前爆發,沈玉培建議,父母一定要擁有獨立的自我空間及適當的休閒活動,定期好好地抒發自我情緒。

‧要訣5:體認自己的情緒罩門
父母若能自覺情緒罩門何在,預先為情緒地雷做準備,就能知道生氣時該如何面對與處理。沈玉培說,父母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到底哪些行為是可以容忍的?在出現這些行為時,又有無讓步空間?尤其,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深遠,在得失之間,必得再次衡量所堅守的原則對孩子的幫助有多大?唯有自覺後,才不會讓孩子一直誤觸自己的地雷,不斷上演爭執戲碼。

Tips 多用「我」溝通
沈玉培提醒,情緒出現時,離開現場,是最好的方式,不過,卻不能一去不回或離開太久,而讓bobo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她強調,要試著讓孩子學習傾聽父母的感受,建議不坊多用「我」的訊息來做溝通,讓孩子知道:「我」必須為自己的情緒、說話負責;「我」也有情緒,如何控制才是重點。

3步驟‧教出規矩小孩
很多脾氣的爆發來自於無法忍受孩子沒有規矩與基本自理能力,因此,教會bobo學習基本的規矩、自我控制與自我負責的態度,是避免發怒的重點。一旦孩子有需求又鬧脾氣時,沈玉培引用美國遊戲治療專家Landreth博士提出3個步驟,讓父母能同時控制情緒又能教出規矩bobo的好方法:

‧Step1:先回應孩子的動機與情緒
當bobo出現渴望需求或情緒時,父母要給予適當回應,不能故意忽略,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想做~」、「你現在很生氣,因為~」,先給予同理心,讓他感受到他的動機與情緒被了解,減少情緒引爆的機會,進而能讓孩子冷靜下來學習新的事物。

‧Step2:告知設限‧教育孩子
先安撫bobo的情緒後,接著就要用簡單明瞭的言詞教導孩子,最好是用被動的語氣說服,例如:「吃飯時,要坐在椅子上」、「熱水壺不能玩」等精簡的字句給予提醒。

‧Step3:給他1條出路(替代性選擇)
情緒就像治水需要疏通,如果總是用圍堵方式,總有一天會發生潰堤現象而一發不可收拾,讓孩子也有機會發洩,滿足他的需求,是父母最後需要完成的步驟。如果不希望bobo吃糖,就給他另一個替代性的選擇,但這個選擇必須能呼應他原本想做的事,千萬不能明明生氣想宣洩,卻堅持要他去冷靜地畫畫;此外,也必須是父母能接受的事,不要為了轉移目標卻又給自己另找麻煩。沈玉培強調,進行上述3個步驟時,一定要在心平氣和的氣氛與情緒下進行,切忌浮躁,否則會適得其反,她也提醒,剛開始可能得不到孩子的認同,甚至有讓bobo試探父母底限的機會,但一定要堅持並具耐心,必定能達到預期成效。 要做到不動怒又能教育出好孩子,的確不簡單,需要父母平日多加練習,但也不必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與負擔,一次做不好,並不會影響日後的關係,只要有進步空間,都能藉機逐漸調整腳步並不斷精進,這反而是讓孩子發現父母的努力與改變、藉機教育的最好方法。

原文刊載於2008年3月號《bobo小天才雜誌》
文章轉貼自:http://www.mamaway.com.tw/?action=library_detail&type=4&did=55 
 出處:Mamaway媽媽餵http://www.mamaway.com.tw

【轉載mamaway媽媽餵】傑克紐曼-母乳指南


還有更多哺餵母乳的迷思

  1. 乳頭凹陷或扁平的婦女無法哺乳。不正確!

哺餵母乳是用乳房餵奶而不是用乳頭。雖然寶寶較容易含上凸出的乳頭,但這不一定是必要的。好的開始可以預防很多難處,媽媽不論有什麼形狀的乳頭都可以完美合宜的哺乳。在過去,常常會建議媽媽使用乳頭罩好讓寶寶可以吸奶,其實不應該使用這種小道具,特別是在剛開始餵奶的頭幾天!雖然看起來這是個好方法,但是使用乳頭罩會造成餵奶困難並可能造成寶寶體重過度減輕,並讓寶寶更難接受乳房,如果寶寶不接受乳房,經過適當的協助,寶寶通常在稍後也會接受。同時乳房在最初的幾個星期會改變,若是媽媽能維持充足的奶水量,無論如何寶寶通常在八週大前都可以含上乳房,但有適當的幫助可以讓寶寶早一點含上 (請看單張#26 當寶寶拒絕含上乳房時) 。
2. 懷孕的婦女應該停止餵奶。不正確!
若是媽媽和孩子都想要就可以持續餵奶。 有一些大孩子在媽媽生產完之後繼續喝奶。許多婦女在懷孕之後因為乳頭疼痛或其他原因而決定停止哺乳,但並不需要急著這樣做,也沒有任何醫療上的需要。事實上,有許多好理由要繼續哺乳。懷孕時奶水的產量會降低,但若是寶寶已經在吃其他的食物,通常就不是問題了。然而有一些寶寶會因為奶水不足而停止吸奶。
3. 寶寶腹瀉時不應該餵奶。不正確!
對抗腸胃感染(腸胃炎)最好的治療就是餵母乳。而且,寶寶需要母乳以外的液體是非常罕見的。若是有乳糖不耐的問題,寶寶可以在餵奶之前或之後吃幾滴乳糖酵素,這並不用處方簽,但這對母乳寶寶很少是必要的。媽媽可以從門診拿到相關的資訊。因為腸胃炎引起的乳糖不耐症會在一段時間後消失。無乳糖配方奶並不會比母乳好,母奶比任何配方奶都好。
4. 寶寶會吸乳房二小時是因為他們喜歡吸吮。不正確!
寶寶需要也喜歡吸吮,但吸多久才足夠?大部分吸乳房這麼久的寶寶可能是因為餓了,即使他們的體重可能增加得不錯。含著乳房和喝到奶水是不同的。寶寶正確的含乳可以讓哺乳更有效率,讓寶寶確實吃到奶的時間更長。當寶寶沒有在吞嚥時,你也可以藉由擠壓乳房將奶水擠到寶寶的嘴裏,幫助寶寶喝的更多。小於5-6周的寶寶通常很容易在奶水流速慢時睡著,不盡然是因為他們已經吃飽了。
5. 寶寶需要學會如何用奶瓶,因此在寶寶拒絕奶瓶之前就要讓寶寶使用奶瓶。不正確!

雖然許多媽媽因為不同的原因決定讓寶寶使用奶瓶,但是沒有理由要寶寶一定得學會使用奶瓶。實際上,使用奶瓶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因為加拿大的婦女可以享有52週的育嬰假,而寶寶六個月大時就可以吃固體的食物,早在媽媽必需回到工作崗位之前。寶寶甚至可以從湯匙喝液體及濾掉水分的固體食物。大約六個月大時,寶寶可以開始學習如何從杯子喝東西,雖然寶寶可能要花數個星期才能有效的使用杯子,但他們總學得會的。若是媽媽決定讓寶寶使用奶瓶,最好等到寶寶已經順利哺乳4-6週之後再開始,而且只是偶爾使用。有時候,六周大就開始使用奶瓶的寶寶,到3-4個月大時會拒絕奶瓶,即使他們已經常規性地使用(聰明的寶寶)。不用擔心,利用上述的方式餵寶寶或用湯匙。哺乳不順利就讓寶寶使用奶瓶不是個好方法,反而會讓哺乳更困難,為了你和寶寶,不要試圖用餓寶寶的方法强迫他順從,要尋求幫助。
6. 若是媽媽動手術,她應該等一天再開始哺乳。不正確!
手術後只要媽媽一清醒且想餵奶時,就可以馬上哺乳。麻醉期間的用藥或術後止痛藥及抗生素都不應該妨礙媽媽哺乳,除非有特殊狀況。進步的醫院會讓哺乳的媽媽及寶寶同時住院,不論是媽媽或是寶寶要動手術都可以持續哺乳。許多規定限制哺乳並不是為了媽媽及寶寶的益處,只是為了醫院工作人員的方便。
7. 哺餵雙胞胎太困難了。不正確!
如果哺乳順利的話,直接哺餵雙胞胎比瓶餵還容易。這是為什麼特別花工夫從一開始就學習用正確的方式餵奶,對雙胞胎的媽媽那麼重要 。有些婦女可以純母乳哺育三胞胎,這確實會花很多時間和功夫,但無論如何養育雙胞胎和三胞胎都要花很多時間和功夫。
8. 婦女在懷孕時乳房若沒有變大或只變大一點點,則不會產生足夠的奶水。不正確!
只有極少數的婦女無法產生足夠的奶水(但他們可以使用哺乳輔助器哺乳。有一些有這類情形的婦女說她們的乳房在懷孕時沒有變大。然而,大多數在懷孕時乳房沒有變大的婦女仍可以製造充足的奶水。
9. 媽媽的乳房若是看起來不飽滿,表示裡面只有少量的奶水。不正確!

乳房不用感覺很飽滿也可以製造很多奶水。媽媽不覺得乳房脹脹的是正常的,因為她的身體會調整以產生符合她寶寶需要的量。這樣的感覺會突然出現,有可能早在生產後兩周或更早就出現。乳房絕不會是“空的”,寶寶在喝奶的同時也會製造奶水。重要的是寶寶是否從乳房吸到奶水? 而不是乳房該感覺如何飽滿。
10. 在公共場合餵奶很不莊重。不正確!

這種想法對一位哺乳的媽媽是一種羞辱和歧視。媽媽試圖為寶寶做一件最好的事,不應該為了別人不正確的想法或缺乏了解,而被迫留在家裡或在公共廁所裡餵寶寶。這些覺得被冒犯的人只需要轉開眼睛就可以了。孩子們看到婦女哺乳不會受到心理傷害,相反的,他們可以學到一些重要而美麗迷人的事。他們甚至可以學習到女人的乳房不只是用來賣啤酒。有一些婦女為了出門而把寶寶留在家裡讓家人用奶瓶餵奶,下次或許可以鼓勵她們把寶寶一起帶出門。
11. 餵母乳到小孩34歲是不正常的,對小孩也不好,會造成母子關係過度依賴。不正確!

從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在大部分的文化裡,餵小孩到2-4歲是天經地義的事。只有到最近100年左右餵母乳才變成一件需要被限制的事情。讓小孩喝母奶到3歲並不會讓他們變得過度依賴,反而他們會因為有安全感而變的更獨立。 孩子自己會決定何時離乳(在媽媽温和的鼓勵之下),而達成之後孩子仍會覺得有安全感。
12.寶寶若是好幾天沒有喝奶 (或幾週),媽媽就不應該再重新開始餵奶,因為奶水已經酸了。不正確!

 奶水和以往一樣好喝。母奶不是牛奶或奶瓶中的配方奶。
13. 運動過後不能餵奶。不正確!
一個媽媽絕對沒有理由不能在運動後餵她的寶寶。有研究顯示說寶寶在媽媽運動完之後變得很難餵,這個研究做得並不完整也和數以百萬有每天運動習慣的媽媽們的經驗互相矛盾。
14.餵母乳的媽媽不能燙髮或染髮。不正確!

 我不知道這些說法是從哪裡來的。
15. 任何事都會怪到餵母乳上。正確!
若是一位媽媽疲倦、緊張、哭泣、生病、膝蓋疼痛、睡眠品質不良、愛睏、頭暈、貧血、關節炎復發 (偏頭痛或慢性疾病), 抱怨掉髮、視力變差、耳鳴或皮膚癢。不論家人、專業醫療人員、鄰居、朋友甚至計程車司機都會歸咎於餵母乳。哺育母乳也被責怪是造成婚姻問題、孩子行為不良的原因。甚至連房貸利率升高、經濟疲軟都可以怪到餵母奶上面。任何時間,只要有不符合“圖畫書”上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會忠告媽媽應該要停止哺乳生活才會更好,問題才會解決。

傑克‧紐曼醫師 撰寫

柯曉芝 翻譯 2005年4月

文章轉貼自: http://www.mamaway.com.tw/?action=library_detail&type=3&did=123
出處:Mamaway媽媽餵http://www.mamaway.com.tw

产后篇

五月底回到台北后,就安排今天做产后检查。
刚好宝宝满两个月了,需要打预防针。

今天回到妇幼医院,领回我们的妈妈手册,产检扫描档案的CD,还有院方准备的宝宝脚印和照片。 刚看到照片的时候,才知道说我快忘了宝宝刚出生的样子了。本来院方还会烧录宝宝的影片,但是Juko的那一段video有问题,坏掉了,所以就没有了。

还真的会想念前三天的Juko。那个时候,就只有我哺乳的时候抱抱他,和他聊天和他玩。
那个时候,妈妈说什么,Juko好像都听懂,都会乖乖听话。
现在长大了,会表达自己,会闹脾气了。好像妈妈的话也成了耳边风。
难道婴儿也有叛逆期?
不过现在好玩的是Juko会和妈妈对话了,一啊一啊的,也还是很可爱。


回顾孕期的记录。Juko 从2cm开始一路成长到2.7kg预估体重。
虽然在40周又两天出生的时候只有2560g 但是很健康活泼。
这也许是宝宝你多撑两天才出来的原因吧。
因为这里不足2500g 就要睡保温箱了。

妈妈呢,则从48kg增加到57kg Juko出来后,妈妈还有53kg,看来留在妈妈身上的还不少。
从检查到生产,医药花费共台币28,920 元。


这还不含因为怀孕的额外开销和宝宝用品等粗算有台币42,728。
主要花费还是妈妈的营养品。宝宝用品都有小姑姑赞助的,真好,还真的很方便也省下不少钱。

现在Juko两个月大,体重从2560g增长到现在的4.4kg. 体高也从48cm到现在58cm。

我们不再是瘦瘦长长的老头子了。我是帅宝宝。